文|幸福娃10倍杠杆平台
杨绛先生在《走在人生边上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,潜伏见底,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,自己只知身在水中,不觉水流。”
这石子般的境界,真像一句沉甸甸的谜语——它不张扬,却有无穷力量。
这世间,水流早已不只是时光了,它汹涌喧嚣,裹挟着无数躁动的心奔涌向前。
我们每日里浮沉于信息洪流之中,片刻不停息地追逐着各种声响,唯恐落后一步便遭淘汰。
那洪流奔涌向前,轰鸣着催促,拉扯着裹挟,我们如同被无形之手推动着,身不由己地往前奔去。
焦虑感如影随形,生怕一停步便被这汹涌潮流吞噬淹没。
人们争先恐后往前游,仿佛慢一步就注定被抛弃——那水流早已成了裹挟我们命运的无形之手。
人总在奔忙中忘了自己原本的样貌。可那水底的石头却不同,它静默着,不为外界所动,稳稳地卧于河床之上。
我们常以为“定力”就是硬撑着不动。其实错了,石子的定力并非对抗,而是顺应水流却又不被裹挟的智慧,是沉潜于喧嚣之中却心静如水的境界。
水流再湍急,石子亦安然不动。它不抗拒,亦不挣扎,只是静静沉在河床底部,任时光之水哗啦啦流过。
石子的力量,恰恰在于它不刻意用力去对抗水流;它深知水流之势不可挡,于是收敛锋芒,潜入水底,以退为进,以静制动。
我们总以为必须奋力搏斗才能立足,殊不知有时潜入水底,反而能获得最安稳的力量。
石子的存在,不需要谁的喝彩。它沉默,却最接近存在本身。
石子安卧水底,它不追求成为激流中最闪耀的浪花,也不计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。它只是存在着,在水的怀抱中安然做自己。
我们总被虚浮的声响裹挟着向前,却渐渐遗忘了自己是谁。而石子告诉我们:存在本身已是价值,不必费心证明给世界看。
当一个人能如石子般沉潜,不争不抢,不浮不躁,他便在这喧嚣世间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安顿灵魂的锚点。
那么,如何修炼出石子的境界呢?
首先,要懂得沉潜之妙。收敛外露的锋芒,减少对外物的执着。少些繁杂欲念,少些无谓奔忙,心自然渐渐沉下来,如石子安然卧底。
石子不贪图什么,也不忧虑什么,因此水流如何湍急,亦不能撼动它分毫。
其次,学会“钝感”。石子在激流之中,却“不觉水流”。这不是麻木,而是内心不为外境所扰的深厚定力。
面对外界纷扰,若能多一份“钝感”,少一份敏感计较,便多了一份灵魂的安稳。静水流深,深沉者无声,却蕴藏万钧之力。
再者,涵养静气。静气是石子的底色,是心湖深处的澄明。于喧闹中守住内心一隅,于匆忙中为自己留出片刻宁静。
当世界喧嚣不止时,能守住自己内心深处的寂静,便是最深邃的力量。
人若真能凝练至此,活成一颗石子,那湍急的水流便不再是威胁。
你沉在生命之河的底部,任时光之水冲刷而过,内心却静如止水。
你不再被喧嚣所困,不再被焦虑所扰。你只知自己身在水中,却不觉水流——因为你的心早已超越水流之上。
钻石虽被世人高高捧起,却总怕跌碎;石子平凡,却能在水流中守住永恒。
活成一颗石子,不是消极的退避,而是阅尽千帆后的大智慧。
唯有沉入深处,你才真正拥有自己;唯有潜入水底,你才能看清整条河流的真相。
当你某一天突然领悟了石子那不动声色的存在,生命之河便悄然为你敞开它的秘密——原来真正的自由,就是稳稳活成自己。
水流滔滔,石子沉静。当灵魂终于懂得潜入水底,那曾经汹涌湍急的生命之河,便会在脚下无声流淌成一片从容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